為推動全國各高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的交流切磋,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語言文化素養,11月19日上午,2023年首屆全國高校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淄博師專舉辦。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英文部主編何珊、教育部教育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德領、來華留學生對外文化貿易人才選拔賽專家委員會主任盧書全、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高霞等領導、嘉賓、專家、參賽學校領隊等200余人參加。論壇由全國學前教育產教合作聯盟秘書長陳鑫宇主持。


教育部教育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德領致辭。他表示,中文專委員積極推進大學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數字化賦能中文教學高質量發展。“中文+職業技能”不僅為語言服務及應用提供多功能支持,也是為支撐人才培養、復合型師資培養、數字化賦能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凝智聚力。希望各高校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堅定文化自信,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之中。

本次論壇共設置四場主題報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國際學院樸美玉以《產教融合背景下“中文+職業技能”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為題,講述了探索“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已然成為了教育“走出去”的必然選擇。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語言文化學院韓燕以《基于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中文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創新》為題,探討了高校中文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價值邏輯與提升路徑。

吾愛吾師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朱捷音以《“中文+職業技能”數字化實訓基地四位一體建設探索與創新》為題,從研究背景,創新成果,實訓室建設和教學服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了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淄博師專副校長焦玉利以《筑語言文字之基,固師范技能之本》為主題展開,將語言文字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對教師的培養結合進行闡述,發揮語言文字為人才教育筑基的重要作用。
此次論壇以語言服務及職業崗位能力應用為導向,以“中文+職業技能”資源共建共享為關鍵點,為高校搭建了協同育人平臺,為“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