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最美人間四月天。第29個世界讀書日在這芳菲時節如約而至,我校第十八屆讀書月也在這爛漫春光里拉開序幕。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趁春光,我們一起去讀書!”
一、對于個人,讀書方能提升氣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的蘊涵樸素深厚又卓然清舉。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讀書,就是在我們的心里種下一粒種子,通過思維的灌溉,這粒種子就會長成巍然聳立的參天大樹。表現在我們個人身上,就是只有飽學詩書,才能涵養高尚品格,獲得自然光華的高雅氣質。
二、對于家庭,讀書方能繼世長久
中國有句話叫做“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只有忠誠厚道、熱愛詩書的品質,才可以使家族長久發展。古人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貴者因書而守成。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著名作家梁曉聲說:“最好的家風,一定是有讀書傳統的家風。書架,是一個家庭最好的不動產。”熱愛讀書,應成為一個家庭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對于教師,讀書方能擔當重任
教師之所以被社會推崇,不在于名和利,而在于德行與才識。今天,我們說,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需要品德與才學兼優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既要有人格魅力,還要有學識魅力。也只有這樣的隊伍,才能具備綜合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培養讀書自覺,請從教師開始。這也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應有之義。
四、對于國家,讀書方能民族復興
閱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凝聚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現在,全民閱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閱讀是民族創新發展的永恒動力。“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唯有民族素質的提升,方能實現真正的“中華崛起”和“民族復興”!《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國文化從開始就注入了強大的閱讀基因,正因如此,中華文明才能歷久彌新、綿延不息。
老師們、同學們,讀書是最美的姿態。在這大好春光里,讓我們相約,一起讀書,一起成長,一起收獲最豐盈最精彩的人生!
202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