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突出情智并育的辦學特色,帶動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教育角色的轉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淄博師專附中著眼學生的需求和興趣,積極加強校本課程建設。
一是完善機構,科學規劃。成立了由校長牽頭,教務部門具體規劃,教研組分工落實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立足現有課程資源,借鑒優秀建設經驗,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針對課程目標、課程方案、課程計劃、課程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科學的規劃。
二是面向學生,突出特色。按照貼近社會發展現狀,貼近校園學習生活,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指導原則,結合校本課程自主性、自愿性、靈活性的基本要求,以校本選修課與必修課的差異化模塊設計為抓手,形成了《情商素養教育》、《乒乓球》、《書法》等校本必修課程,《武術》、《體驗式心理團體》、《民樂》等40余門校本選修課,同時積極加強校本課程的實踐化建設,設計了旨在提升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課程內容,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是注重過程,強化管理。努力營造民主、寬松、積極追求成功的氛圍,逐步完善課程開發的內部反饋和激勵機制,內部評價和改進機制。在構建信息化、互動化選課平臺的同時,盡力提供各種設備、經費、器材、場地、圖書資料等教學資源,滿足教師的需要。此外,學校創新性為學生設計了具有附中特色的“第二畢業證”,對學生參與校本課程的綜合學習成果進行管理與評價。
四是注重對話,形成合力。加強和引導教師與同事、課程專家、學生、家長及校外人士的廣泛合作、交流和研究,讓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成為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過程,成為開展教育研究的過程,從而提升了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拓展了校本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